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防空防灾

对核武器的防护

来源: 呼和浩特市人民防空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16-12-13 00:12
字体:[ | |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一、发现核闪光时的行动

    对核袭击的最好防护措施是进入人防工程,但必须在听到空袭警报时完成,否则,就只能视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护行动。
    空袭来临时,对于来不及进入防护工程的其他掩蔽场所的人员,见到闪光应立即就近利用地形地物进行防护。遇到较大的地形地物如:土丘、坑沟、矮墙等时,横向爆心卧倒;地形地物较小时,面向爆心卧倒;无地形地物时,背向爆心卧倒。卧倒的动作要领:双手交叉垫胸前.脸部尽量夹于两臂之间,两肘前伸,双腿伸直并拢,闭眼、闭口(有条件时堵耳)、停止呼吸15-20秒钟。在防护时应避开高大建筑物、高压电线及易燃易爆物。待瞬时杀伤因素过后,应立即进行人员呼吸道和皮肤的简易防护,戴上防毒面具或口罩,掸掉身上的尘土,披上防毒斗篷或雨衣、塑料布,转移出沾染地域或就近进入人防工程掩蔽。
    室内人员发现闪光后,应靠墙根、屋角或在床下、桌下卧倒或蹲下进行防护。注意避开玻璃门窗或高大框架,以免玻璃碎片或重物倒下对人员造成间接伤害。这种防护方法应用在发生地震时,同样能减少伤亡。

二、放射性灰尘沉降时的行动

    核爆炸后,蘑菇烟云中的放射性物质,在较短时间内就能降落到地面。为防止放射性灰尘沉降时随呼吸进入人体或降落到皮肤上,在沾染区的人员要及时戴好防毒面具或口罩,或用毛巾捂住口鼻。扎好裤口、袖口、领口,简称扎"三口",或用雨衣、塑料布、床罩等身边容易得到的器材把暴露的皮肤遮盖起来。或直接躲进可掩蔽的装备或建筑物内,尽量减少在室外的活动。在室内的人员,应立即美好门窗,贴上封条,堵住孔口,密封食品、饮水,进入地下室或建筑物中心房间,静听外面关于落尘情况的通报。

三、人员在沾染区的防护措施

    核爆炸后人员在沾染区内行动的后果与是否进入人防工程有关。由于人防工程对核武器的各种杀伤因素都能防护,所以对已经在工程内隐蔽的人员,只要严格遵守工程使用规则和人防管理人员的指挥,就能保障安全。遭袭击后人员不能立即出工程。应根据爆后对地面沾染情况的调查,分别在工程内停1-3昼夜,甚至更长一点时间。在工程被破坏的情况下,也应在有关人员的指导下外出以选择撤离的正确路线和个人防护方法。
    对于没能在核爆炸时进入工程的人员,当瞬时杀伤因素作用过后,仍需在放射性沾染区行动时,由于空气、地面都有沾染,所以要戴防尘口罩,注意保护皮肤,防止携带物品受到沾染。一般不能在沾染区内吃东西和喝水,尽量快速离开。撤离时要注意防护专业队做出的标志,避免扬尘,绕过水洼,不能摸电线,避开可能倒塌的建筑物和煤气可能泄漏的地方,条件允许时尽量转移到危险小或能防辐射的工程中去。如果没能在事先服用防副射预防药,可事后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放射性药或抗菌药物。

四、放射性沾染的消防方法 
  
    消除衣服上的放射性灰尘的方法是自己或相互拍打和抖动。要领是:小心解开"三口",脱下外罩衣裤,不摘面具,人员背风而立,抓住受沾染服装的两肩或裤腰上提,消除服装上沾染的放射性灰尘要轻,下甩要重,用力向下抖动。然后挂在树上,按照自上而下,先外后里的顺序拍打。消除靴子上的放射性灰尘的方法是用抹布或旧衣服蘸水擦拭,用刷子刷。胶鞋可以用水洗。面具可用蘸肥皂水的棉球擦拭其外表面。消除完毕后摘下面具、手套。
    人员皮肤受沾染后,要尽快洗消。头、颈部要用清水和肥皂进行擦洗。还要清洗鼻腔、漱口、擦洗耳窝。条件允许时,严重沾染的人员,应利用肥皂、洗涤剂等进行全身淋浴。无水时,可用干净毛巾、沙布等干擦,从上到下,顺一个方向进行。擦拭一次将毛巾、纱布翻一次,防止已消除部位被重新沾染。
    对被沾染的粮食、蔬菜和饮水的消除方法是:对包装完好的粮食,可采用扫除、拍打的方法,消除包装表面的沾染物;对包装不紧密的粮食,要除去表层后,其余用清水淘洗2~3次。蔬菜、水果受沾染,应采用清水反复冲洗或剥皮的方法进行消除。对饮水沾染的消除,可以用土壤净化、过滤或吸附凝沉方法进行净化处理。处理过的粮食和水等,均应经检查符合食用标准方可食用。
误食了受沾染的食物和水时,可遵医嘱尽快采取催吐、洗胃、利尿等消除方法。
对被沾染道路、地面的消除可视具体情况,采用铲除、铺盖或用水冲洗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