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热点新闻

我市发布《关于实施“乙类乙管”后优化新冠患者医疗保障相关政策的通知》,8日起施行 新冠患者就医,门急诊治疗费用怎么报销?明确了

来源: 呼和浩特市人民防空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3-01-09 10:08
字体:[ | |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记者日前从市医疗保障局获悉,为满足我市参保新冠患者就医需求,确保我市人民群众平稳度过感染高峰期,我市发布《关于实施“乙类乙管”后优化新冠患者医疗保障相关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自1月8日起施行。

《通知》要求,扩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收治医疗机构医疗保障定点的范围。具备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能力、联网结算能力的基层非门诊统筹定点医疗机构(二级及以下非统筹定点医疗机构)可于1月8日起向所属旗县区医疗保障部门提交临时纳入申请,由旗县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资质认定后,将名单于2023年1月13日之前汇总到市医疗保险服务中心两定机构管理科,签订临时专项协议,及时开通相关服务。

《通知》明确,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患者在基层门诊统筹定点医疗机构(二级及以下统筹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救治有关的门急诊费用,不设起付线和封顶线,报销比例为70%。住院费用延续前期“两个确保”的方式,不设封顶线。先行执行至2023年3月31日。

《通知》要求,具备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能力的基层门诊统筹定点医疗机构,包括临时纳入的基层门诊统筹定点医疗机构,要配足医保药品目录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治疗药物,配备相关专业人员,提高服务救治能力,做到便民、高效、优质。各定点医疗机构要做好政策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提高参保人员的政策知晓度,确保参保人员及时享受相关待遇。各级医疗保障部门要对定点医疗机构进行不定期检查,发现聚敛盗刷社会保障卡、哄抬药价、套现、串换、购买非药品等违约行为,将按相关法律法规从严、从重处罚,情节严重者取消定点医疗机构资格,一年内不得重新申报。涉嫌欺诈骗保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法定代表人列入失信人员名单。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