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驿站喝点热水等着接单,抽空顺便翻翻书籍,既是休息也是学习,在不知不觉中我也长了很多知识。”外卖小哥党员张三顺在回民区通道北街社区打造的“红蜂驿站”为手机充电时对记者如是说。
第二批主题教育启动以来,呼和浩特市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五个更加注重”重要指示要求,在抓实流动党员主题教育工作中紧扣全覆盖、高质量目标,细化实化方法对策,以提升服务健全吸引机制,着力解决分类指导不精准问题。
通过分类施策,呼和浩特市为新就业群体流动党员、毕业未就业大学生流动党员、外出务工群体流动党员提供“暖心”“省心”“安心”服务,让流动党员心有所归。
为新就业群体流动党员提供“暖心”服务。及时了解新就业群体流动党员的学习生活诉求,利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部分沿街商铺、青城驿站等地段设置“红蜂驿站”170个,提供免费休息、热饮、充电等“暖心”服务,吸引快递、外卖小哥和出租车司机等流动性较大无法参加集中学习党员1570人,设立读书角陈列主题教育书目、资料,“菜单式”“全天候”组织引导其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展学习,实现“春雨润物”式教育。
为毕业未就业大学生流动党员提供“省心”服务。围绕首府“十万大学生留呼”工程,依托市县两级人才服务中心建立大学生流动党员党支部,对全市8.1万留呼毕业大学生进行精准筛查,主动联系为64名非本地户籍毕业未就业大学生党员落转组织关系,打造“流动课堂”“实践课堂”,开展理论思想教育的同时,为其提供待业备考、求职就业等方面的信息咨询和困难帮助,确保大学生流动党员参加主题教育“不落一人、不缺一课”。
为外出务工群体流动党员提供“安心”服务。在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的城乡接合区域,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外地驻呼流动党员党组织提供12处办公场所,建立“信息互通、阵地共享、资源公用、活动共联、优势互补”的流入流出地双向联管机制,已覆盖木工、塔吊司机、家政服务等农民工党员965人,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包括流动党员在内的流动人口开设专门办事窗口,畅通公租房租赁、子女就近上学、户口迁移等民生办事渠道,会同流出地采取帮办代办吸引促学、“红色包裹”上门送学、典型示范引领带学等方式,组织市域外流入党员参加主题教育,通过与驻地党组织联建志愿服务队、设立公益岗等方式,引导流动党员在服务属地、服务邻里方面发挥作用。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