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热点新闻

首府: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加速产业创新突围

来源: 呼和浩特市人民防空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4-06-25 10:25
字体:[ | |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2023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提出,内蒙古要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化京蒙协作,支持推动内蒙古与京津冀开展合作。

当前,首府与京津冀的经济往来日益密切,创新合作全方位展开。

6月22日,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内蒙古创新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呼和浩特研究中心、呼和浩特市工业软件产业创新中心揭牌。这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京蒙协作的重要举措,通过这些科创平台,将把更多先进理念、优质项目和优秀人才带到首府,围绕人工智能、工业软件、绿色储能、乳业、草业、半导体硅材料等产业推动科技“突围”,让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助力首府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好风凭借力,科技只有合作交流碰撞才有新提升。

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东三省等区域的资源优势,在创新领域开展了深层次、多领域的科技合作,共建研发和产业“双向飞地”,为创新发展赋予了强大动能。

京津冀地区经济实力雄厚、各类创新要素集聚,产业体系较为完备,具备推动协同创新的良好基础。呼和浩特市凭借产业场景优势,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深度融入京津冀国家创新体系,与北京海淀区构建两小时创新圈,全力支持推动京津冀地区国家级科研机构在首府建立分支机构,实施京蒙协作成果转化项目65项。同时,建立健全长三角联合成果对接机制,与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和上海市科委建立“成果+需求”对接机制,支持本市科技创新主体与长三角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开展合作20项。此外,呼和浩特市还完善做实呼包同城化发展机制,推动两市校企科技成果转化等活动,为区域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

致力于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京津冀区域发展的源头技术供给,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目前已自建5个专业研究所(智能制造研究所、光电技术研究所、材料工程研究所、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环境与资源研究所)和两个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上海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培育高科技企业118家、研究生约400人。

“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已与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共建乳业创新前沿技术实验室,其在京重点培育孵化的北京十沣科技已在首府落地成立分公司,相关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工作同步展开。”呼和浩特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孔燕介绍,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呼和浩特研究中心成立后,将围绕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建立“平台+基地”“研发+产业”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联动体系,整合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科创人才资源和呼和浩特市产业资源,建立颠覆性技术转化机制,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

工业软件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核心支撑。落户于呼和浩特数字经济产业园的呼和浩特市工业软件产业创新中心,将充分发挥首府区位和产业优势,依托陈十一院士团队在工业软件自主创新及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技术优势,引进更多科创资源与人才团队,打造集研发、应用孵化、人才培养、综合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工业软件产业创新中心,全方位赋能首府产业数字化转型。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