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三务公开 > 政务公开 > 政策法规 > 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防空宣传教育“六进”工作标准

来源: 呼和浩特市人民防空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0-03-31 23:19
字体:[ | |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防空办公室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人民防空宣传教育“六进”工作标准》的通知
 

 
各盟市人民防空办公室,机关各处、各直属事业单位:
       为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在进一步做好全区人防宣传教育“五进”工作标准基础上,逐步再把人防宣传教育延伸到每一家、每一户,实施人防宣传教育“六进”。自治区人防办重新修订完善《内蒙古自治区人民防空宣传教育“六进”工作标准》,并经办党组会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15年制定下发的《内蒙古自治区人民防空宣传教育“五进”工作标准》(内人防发〔2015〕25号)同时废止。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防空办公室
2018年7月23日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防空宣传教育“六进”工作标准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第七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精神,不断增强全民的国防观念和人防意识,全面普及防空防灾知识与技能,根据人防法律法规和国家人防办公室《关于加强人民防空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等有关要求,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工作标准。
   第二条 人防宣传教育“六进”是指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进网络。
   第三条 人防宣传教育“六进”的原则是:围绕防空防灾两大主题,突出人防特色,体现时代要求,坚持经常与集中相结合、普及与重点相结合以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针对不同对象确定相应的宣传教育内容、方法,并分类组织实施。
   第四条 人防宣传教育进机关:
   (一)结合机关特点,采取讲座、观看录像、参观人防设施和宣教展馆(基地)、张挂宣传制品、开展防空技能培训、借用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媒体各类信息平台发布人防宣传内容等形式,开展人防宣传教育。
   (二)邀请各级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经常性调研检查人防工作,邀请各类媒体宣传报道人防建设情况。
   (三)定期向当地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领导以及有关部门赠送人防刊物、人防宣传资料等,并经常向领导汇报人防工作。
   (四)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党员培训中心)将人防政策法规、人防知识教育和国家安全形势教育列入领导干部教育培训课程。配备专人负责,将人防教材纳入学员教材管理,制定教学计划,每学期至少安排一次不少于4课时的人防教育课,可邀请军事机关领导、军事院校专家教授和人防部门领导授课。有条件的在党校设立人防教育培训中心(基地)。做到教师、课时、内容、效果、保障五落实。
   第五条 人防宣传教育进学校:
   各学校应明确1名分管教学的领导负责防空防灾教育工作,配备防空防灾教学专(兼)职教师,确保防空防灾教育内容和要求落到实处。
   (一)高等院校、高中阶段防空防灾教育重点针对新入学的学生。
   1.把防空防灾教育列入教学计划。
   2.结合军训安排防空防灾教育内容,课时不少于4课时,组织至少一次应急疏散、自救互救演练。军训结束后要进行防空防灾知识测试。
   (二)初级中学防空防灾教育重点针对一、二年级学生。
   1.制定教学计划,落实教材,每学年安排防空防灾知识教育不少于8课时,并组织一次考试。
   2.利用校内广播、黑板报、橱窗和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定期宣传防空防灾知识。
   3.每年组织学生参观人防设施和宣教展馆(基地)、观看防空防灾教育片、举办防空防灾知识竞赛,每学年组织一次防空防灾演练。
   4.利用学校阅览室或活动室建立防护器材(防毒面具、防毒衣、应急箱)室和防空防灾宣传室,在“5·12”防灾减灾日、“9·18”防空警报试鸣日、“9·15”国防教育日、“3·1”国际民防日等纪念日组织1次应急疏散、自救互救训练或演练。
   (三)小学防空防灾教育重点针对四、五年级学生。
   1.制定教学计划,每学年安排防空防灾知识教育不少于4课时。
   2.针对小学生年龄特点,防空防灾教育主要以组织观看人防教育片、防空防灾宣传挂图、利用班会、队会、专题讲座、墙报、板报、场景模拟、互动游戏、动画漫画以及组织应急疏散演练、课外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充分激发小学生兴趣,学会简单有效的应急防护自救方法。有条件的地区组织学生参观防空防灾宣传教育基地(场馆)等。
   第六条 人防宣传教育进社区:
   (一)依托社区组织,成立社区人防工作站,明确1名社区领导主抓人防宣传教育工作,配备1-2名专兼职工作人员,达到“四有”:有机构、有人员、有计划、有场所。
   (二)根据工作任务设岗定责,建立、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健全工作机制,达到“三明确”:岗位明确、制度明确、职责明确。
   (三)利用防空警报试鸣日、防灾减灾日或国防教育日等时机,每年至少开展一次社区人防宣传活动或防空防灾、疏散掩蔽应急演练等活动,向社区居民发放一次人防宣传资料。
   (四)利用社区阅览室(图书室),配备人防宣传器材(DVD)、人防宣传教育光盘、人防刊物、防空防灾知识宣传资料、人防应急箱。有条件的社区可配备集广播、警报、宣传于一体的“人防多媒体警报信息终端”开展人防宣传教育,使广大居民了解和掌握人防知识和防护措施。
   (五)在社区居民集中地设立固定的人防宣传栏,积极宣传防空防灾知识,并定期组织更换宣传内容。
   (六)组建人防志愿者队伍,每年组织一次培训和训练,学习掌握防空防灾知识、抢险救灾技能以及人防应急箱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平时宣传人防知识,紧急状态下,组织和引导居民疏散掩蔽。
   (七)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社区居民参观人防设施和宣教展馆(基地)、观看防空防灾教育片。
   第七条 人防宣传教育进企业:
   进企业的重点是重要经济目标防护企业。
   (一)建立组织机构,明确职责,确定一名企业领导负责人防宣传教育工作,并配有1-2名专兼职工作人员。
   (二)制定人防宣传教育工作计划和工作制度。
   (三)组建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定期开展培训和训练,结合企业安全生产、消防演练等活动,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防空防灾应急演练。
   (四)建立防护器材(防毒面具、防毒衣、应急箱)室和防空防灾宣传室。利用企业阅览室(图书室),配备人防专用宣传器材、人防宣传教育光盘和人防刊物、防空防灾宣传资料及相应器材等。
   (五)建立固定的人防宣传栏,积极宣传防空防灾知识,并定期更换宣传内容。
   (六)每年组织一次企业职工参观人防设施和宣教展馆(基地)、观看防空防灾教育片。
   (七)利用企业自办的广播站、电视台、报纸和企业微薄、公众号等资源,进行融合式宣传人防。
第八条 人防宣传教育进家庭:
   (一)家庭备有应急器材,每一个成员了解、掌握人防知识、人防法律法规和防护措施,熟悉应急疏散线路和应急隐蔽点。
   (二)利用各种媒介和渠道开展人防宣传教育,提高家庭成员的人防意识和忧患意识。
   (三)家庭成员自行或参加社区、企业或学校组织的参观人防设施和宣教展馆(基地)、观看防空防灾教育片等活动。
   (四)积极开展“小手拉大手、大手托小手”活动,家庭长辈成员与子女成员之间经常性学习宣传人防知识,交流教学人防防护技能。做到人防走进千家万户,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第九条 人防宣传教育进网络:
   (一)在人防网站上发布人民防空法律、法规、政策和工作动态。创建办事指南、在线申报、咨询投诉等一站式服务窗口。重大事件、重大活动,网站要有所反映。
   (二)开设人防教育视频讲座、人防建设视频资料、人防成就视频专题,向全社会形象直观地宣传人民防空的地位、作用和建设成就。
   (三)定期创建和刷新人防宣传资料,如现代战争特点、军事博览、防空知识技能、防灾常识等等,搭建人防互动交流平台。
   (四)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在继续利用好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数字报刊、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手机网络等新媒体速度快、覆盖广、影响大、互动强、受众多、形式新等优势,高效开展人防宣传教育。